3,学校如何处理学生携带手机以及电子产品等的问题?
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, 同时任何事物都是正面意义和反面意义,我们无法完全杜绝孩子脱离电子产品,但我们可以通过身体力行的实践让孩子领悟这两方面对他的意义,如大禹治水,“通”比“堵”更为重要。 所以,学校会通过以个措施让孩子明白了是他控制了电子产品,而不是电子产品控制了他。
- 网络资源: 我校提供充足的电子产品供孩子们学习使用,学校网络资源是经过了过滤筛选的,所以,网络信息是有助于他们知识成长和学习的。 所以我们并不建议孩子们自带手机或者其他电子产品,如有自带,学校会统一保管。孩子紧急特殊情况需要时,可以向宿管老师索要,限期归还。学校也会有公用电话供孩子使用。
- 户外活动:学校对比家庭,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户外活动和同伴陪伴。 所以,学校的的课程设置也安排了很多户外课,比如篮球训练或五人足球等。当一个孩子户外活动多的时候,他更喜欢在大自然中奔跑,探索,和同伴竞技,而不是电子产品,自控力会更为容易建立起来。
- 规则秩序建立:寄宿孩子每天在学校都有半小时可以使用电子产品,通常安排在孩子完成作业,进入自由活动期间。 通过这种方式,让孩子建立起规则意识,知道什么时候“可以”,什么时候“不可以”。有规则和有边界感的孩子内心才会更有安全感,才会有心无旁骛的专注,才会更好的去适应这个社会。
在这些措施的实施过程中,孩子一开始肯定会有不适,但是,坚持下来,孩子会养成很好的规则意识和自控力,增强与同学们的社交能力,他依然会使用电子产品,但是不会沉溺在电子产品。